咨询专线:400-685-8581     加入收藏  
首 页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建机安全 专家视点 在线学习 政策法规 技能竞赛 教材资料 教学设备 下载中心 公益培训 在线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视点 >> 正文  
入学即入职?学徒制招生火爆,可企业却犯了难...

      发布时间:2019/9/20 7:57:13     浏览:729

 (央视财经 《经济信息联播》)眼下正值各地职业技术院校的开学季,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教育部规定将试点了4年的“现代学徒制”,在职校中相关专业中全面铺开。这本是解决近年来“部分专业就业难、部分行业招工难”这种尴尬情况的好事儿,但是,我们的记者在走访了多所职业院校后发现,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却在试行中遭遇了“学校热,企业冷”的尴尬。

    所谓“现代学徒制”,就是“入学即入职”, 学生在校期间,既有学校教师教授理论知识,又有企业师傅带领实践,这样,让职校学生就业和企业招工实现“无缝对接 ”。

学徒制渐热 职校扩招忙

    在北京一家职业技术学校,记者了解到,前来咨询“现代学徒制”相关专业的家长不少,报名人数也创了历史新高。不少学生家长表示,之所以让孩子选择“校企双导师”培养模式下的专业,正是觉得“有保障”。

     新华教育餐饮职业技术学校负责人 金晓峰:我们按照2018年的数据,最终招了7000多人。2019年大概应该突破8000人的规模。

     学生家长:在学校学的时候,有学校的老师教,也有企业的人过来培训。学生在学校能学到东西,到企业能用得上,这是我最关注的。

除了扩大招生人数,今年,不少职校更是将“现代学徒制”的相关探索,拓展到了更多专业。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商学院副院长 张慧:在我们物流管理专业实施学徒制之后,市场营销专业、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等,与企业也开展了学徒制相关的探索。

    学徒企业的顾虑然而与职业院校对“现代学徒制”充满热情相比,记者采访时发现,不少参与的企业仍然有顾虑。

    北京市某物流企业负责人 张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实际并没有给企业短期内创造效益,实际上企业的成本是增加了。

    北京某服装企业销售主管 陈友民:企业要经营,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在培养过程中,我们的话语权有多少、学生培养考核的参与程度能有多深,现在看还不是特别明朗。

为何企业留不住人

    看上去各取所需、能够三赢的制度探索,为什么企业对此缺乏热情,企业成本增加,体现在哪些方面?“校热企不热”的原因,还有什么呢?

学徒制学生企业学习现场--物流仓库

    停!你这个操作就有错误...

    这个物流标签必须朝上...

    这么摆就是不规范...

    你这必须把叉车的制动打开,否则……

    张杰是北京一家物流公司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物流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招工难题一直存在。因此三年前,张杰就开始与职校进行校企合作,今年更是成为了现代学徒制的“企业导师”。

    张杰介绍,25个学生到我们企业实习实训,我们是每5个学生是安排一个企业的师傅。企业师傅按照我们企业的工资水平,投入的成本在每个月7000块钱左右。

    按张杰的说法,目前为5组学生师傅支付的人工费用,每个月就有35000元,这还不包括企业设备、场地占用的损耗。但最让他纠结的,还不只是成本的增加。我们跟很多学生深入交流过,他们真正是毕业之后选择就业的时候,也没有选择到物流公司就业。

    现代学徒制,本来是想打通校企合作的“最后一公里”,让职业院校、学生、企业实现三赢。但是,不少企业负责人坦言,成本的增加,学生就业意愿的不稳定,让三方很难走在一个频道上。

    北京某餐饮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 高雪莹:实际上我们非常希望国家在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方面,能够提供相应的规范约定,让我们三方在合作过程中都有章可循。

    专家表示,从这4年试点的情况来看,部分企业的投入短期内难以见到效益,因此有点瞻前顾后。

    全国现代学徒制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刘兰明:比方说按学徒制现在的要求是校企合作双主体、双导师,这里边都需要企业从人员场地、设备、管理方面的投入,对他们的正常生活组织还是会带来一定影响。

校、企如何实现共赢?

    多名业内人士都表示,要想消弭现代学徒制中“校热企不热”的温差,学校就应该在教材制定、课程设计、评价体系等多方面进行深度改革,培养让企业真正能用得上、又留得住的人才,从而让企业尝到甜头,实现共赢。

    有着19年校企合作培养经验的金晓峰表示,最关键的是要让课程体系具备“前瞻性”。他认为企业应深度地参与我们的这种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计划的这种制定,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两年以后学生不但不会被市场淘汰,而且还能很好地抓住市场这种前沿的需求。

    企业要深度参与 职校需苦练“内功”近年来,随着新兴技术、新兴产业的涌现,“学校学的”和“企业需要的”两张皮一直被诟病。目前,我国有562家职业院校进行了现代学徒制试点,业内人士表示,要利用现代学徒制这个契机,让职校教师进行一次彻底的“内功修炼”,与企业师傅之间互通有无,研发“工作手册式的教材”,按需教学。

    全国现代学徒制工作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 刘文龙:教材工作手册式的教材的开发,岗位的标准规范的融入,企业的一些管理的方法制度可以双方共同开发完善,这样就解决了我们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和实际育人脱节的问题。

德国“学徒制”是这样的...

    德国的“双轨制”职业教育源于德国中世纪的学徒制。50年前,这一体系被写入德国联邦法律,帮助德国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工匠,被誉为德国经济大获成功背后的秘诀。

    24岁的艾莉娜,已经进入学徒培训的第三年了。她目前在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国际合作办公室接受关于“事务经理”这一职业的相关培训,每天主要负责安排访客的活动,以及在社交平台发布部门的最新信息。

    德国学徒 艾琳娜:每天8小时坐在教室里听教授讲课,晚上回家整晚都要学习,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需要做些实事,需要能看到办事成果,需要亲手去做些事情,所以我选择了学徒制。

    在德国,像艾琳娜这样,以优异的成绩从高中毕业,但并没有走入大学,而是选择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的学生并不在少数。在德国,有超过一半的人都是通过“双轨制职教培训”进入职场的。

     德国联邦职业培训机构国际部门负责人 伯吉特·托曼:所谓“双轨制”,指的是学校学习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德国的劳动力市场十分重视受过特殊职业训练的学生,从建筑工人到护士,从电工到政府工作人员,大部分职位都需要通过行业标准的训练和考试。

    艾琳娜在两年前成功应聘了目前的岗位,之后,部门将她派到一个对应的培训学校接受为期3年的学徒制教育。艾琳娜现在每周要去学校上两天的理论课,其余几天则要回到部门,在“师傅”的带领下熟悉工作内容。不过,也有一些人会在完成学徒制后选择到其他公司应聘类似岗位。托曼表示,双轨制职业培训不仅教会学徒如何工作,而且对企业也有诸多好处。

    德国联邦职业培训机构国际部门负责人 伯吉特·托曼:公司有了年轻的劳动力,他们对公司很了解,接受了优良的培训,他们和工作岗位正好契合,公司就不需要再去外面找员工,公司就可以节约时间和金钱。


友情链接:
首页 | 理事会组成 | 协会文化 | 建机安全 | 名师专家 | 在线学习 | 政策法规 | 技能竞赛 | 教材资料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公益活动
 

主办单位: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建设机械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             
Copyright (C) 2007-2008 中国建设机械职业教育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0984号-1
网站维护: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廊坊部)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61号,邮编:065000 咨询电话:400-685-8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