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处作业的定义
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2、高处作业的分类
2.1分级和分类
按《高处作业分级》(GB/T 3608-2008),高处作业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特级高处作业共四级。
(1)一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2m-5m。
(2)二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5m以上至15m。
(3)三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15m以上至30m。
(4)特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30m以上。
2.2直接引起坠落的客观危险因素(9种)
(1)阵风风力五级(风速8.0米每小时)以上;
(2)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的作业环境;
(3)接触冷水温度等于或低于12℃的作业;
(4)作业场地有冰、雪、霜、油、水等易滑物;
(5)作业场所光线不足或能见度差;
(6)作业活动范围与危险电压带电体距离要求;危险电压带电体的电压等级10千伏,高处作业作业人距其不小于1.7米;35千伏,距其不小于2米;63至110千伏,距其不小于2.5米;220千伏,距其不小于4米;330千伏,距其不小于5米;500千伏距其不小于6米;
(7)摆动,立足处不是平面或只有很小的平面,即任一边小于500mm的矩形平面、直径小于500mm的圆形平面或具有类似尺寸的其他形状的平面,致使作业者无法维持正常姿势;
(8)存在有毒气体或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9.5%的作业环境;
(9)可能会引起各种灾害事故的作业环境和抢救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
2.3 A类和B类分级
不存在2.2所列任何一种客观危险因素的高处作业按下表A类方法分级,存在2.2所列任何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因素的高处作业按下表B类方法分级。
3、高处作业基本要求
建设工程、技改项目、检修维修涉及的高处作业均需按《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执行。
(1)施工中凡涉及临边与洞口作业、攀登与悬空作业、操作平台、交叉作业及安全网搭设的,应在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制定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2)高处作业施工前,应按类别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并应做验收记录。
(3)高处作业施工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应记录。应对初次作业人员进行培训。
(4)应根据要求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夜间应设红灯警示。
(5)高处作业人员应根据作业的实际情况配备坠落防护型全身式安全带等防护用品,正确佩戴和使用。
(6)对施工作业现场可能坠落的物料,应及时拆除或采取固定措施。高处作业所用的物料应堆放平稳,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应随时清理干净;拆卸下的物料及余料和废料应及时清理运走,传递物料时不得抛掷。
(7)当遇有6级及以上强风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大风、暴雨等异常天气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当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时,应立即修理完善。
(8)对需临时拆除或变动的安全防护设施,应采取可靠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
4、作业票办理
一二三级高处作业的有效期均为7天。
5、钢结构施工生命线设置
5.1竖向生命线
(1)做法说明:在钢结构立柱上部焊接钢筋拉环或利用钢结构立柱吊点作为防坠器悬挂点,利用防坠器吊绳组成竖向生命线。
(2)材料规格:
①速差式防坠器:20m/150kg;
②防脱扣:M10×100mm;
③钢筋拉环:Ф12HPB300;
④卸扣:T-DW2。
(3)控制要点:钢筋拉环与钢结构采用双面焊接,两端焊缝长度 80mm,焊缝高度8mm。
(4)注意事项:
①每个防坠器仅供单人使用;
②钢筋拉环应在立柱安装前设置,使用前应检查防坠器的有效
性、吊绳磨损程度,并进行验收。
(5)适用施工工序:人员上下攀爬、钢结构立柱焊接、上部钢立柱临时连接、横梁安装、操作平台作业。
5.2水平生命线
5.2.1 设置钢立杆拉设水平生命线
(1)做法说明:在钢梁吊装前,使用底部夹具、螺栓将立杆固定在钢梁上,立杆上设置圆钢拉结件作为末端挂点,拉设钢丝绳形成水平生命线。
(2)材料规格:
①立杆:Ф48.3×3.6mm钢管;
②底部夹具:长度×宽度×厚度=120×120×5mm;
③圆钢拉结件:Ф≥6mm;
④钢丝绳:Ф≥8mm;
⑤绳夹:TR-M≥8。
(3)控制要点:
①相邻两根立杆间距≤8m,钢丝绳的自然下垂度不应大于绳长的1/20,并不应大于100mm;
②水平生命线端部使用绳夹固定,数量不少于3个、间距6-7倍
钢丝绳直径。
(4)注意事项:使用前检查立杆的稳固性及末端挂点的完好性,进行验收。
(5)适用施工工序:钢梁上行走、钢结构钢梁安装等作业。
2.8.2 焊接钢筋拉环拉设水平生命线
(1)做法说明:在相邻钢结构立柱上焊接钢筋拉环作为末端挂点,通过卸扣连接钢丝绳形成水平生命线。
(2)材料规格:
①钢丝绳:Ф≥8mm;
②绳夹:TR-M≥8;
③钢筋拉环:Ф12HPB300;
④卸扣:T-DW2。
(3)控制要点:
①水平生命线宜设置两道,高度不小于1.2m,自然下垂度不应大于绳长的1/20,并不应大于100mm;
②水平生命线端部使用绳夹固定,数量不少于3个、间距6-7倍钢丝绳直径;
③钢筋拉环与钢结构采用双面焊接,两端焊缝长度80mm,焊缝高度8mm。
(4)注意事项:
使用前进行验收,保证安全可靠。
(5)适用施工工序:楼承板铺设、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作业。
6、安全带
根据《坠落防护安全带》《GB6095-2021》,在高空作业中应佩戴全身式(五点式)安全带,全身式安全带是适用于高处作业、攀登及悬吊作业中使用的安全带。
全身式(五点式)安全带是高处作业人员预防坠落伤亡的防护用品。由带体、安全配绳、缓冲包和金属配件组成,总称坠落悬挂安全带。
6.1佩戴方法:
(1)检查安全带。
首先,抓住安全带的背部D型环,摇动安全带,让所有的带子都复位。其次,解开胸带,腿带和腰带上的带扣,松开所有的带子。
(2)穿戴安全带。
将安全带滑过手臂至双肩。保证所有织带没有缠结,自由悬挂。肩带必须保持垂直,不要靠近身体中心。抓住腿带,将他们与臀部两边织带上的搭扣连接。将多余长度的织带穿入调整环中。将胸带通过穿套式搭扣,连接在一起。胸带必须在肩部以下15cm的地方,多余长度的织带穿入调整环中。
(3)调整安全带。
从肩部开始调整全身的织带,确保腿部织带的高度正好位于臀部的下方,背部D型环,位于两肩胛骨之间。然后对腿部织带进行调整,试着做单腿前伸和半蹲,调整使用的两侧腿部织带长度相同。胸部织带要交叉在胸部中间位置,并且大约离开胸部底部3个手指的距离。
(4)悬挂安全带。
安全带必须高挂低用。人员登高作业移动时,安全带的两根安全绳不能同时摘
6.2报废标准:
(1)安全带建议使用寿命为5年。
(2)过度磨损或损坏,包括切割,撕裂,织带边缘损害超过1/8总宽度。
(3)线头脱落和织带断裂予以废弃。
(4)检查因金属硬件的尖刺对织带造成的隐藏暗伤,予以废弃。
(5)发生坠落事故后予以报废。
(6)检查有无焊渣引起的烫伤,烧伤和电弧对织带表面造成的损伤,任何烫伤,烧伤都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有影响强度的损伤请予以废弃。
(7)暴漏在阳光下的强紫外线中和恶劣气候条件下,或维护不当将可能造成材料性能的衰退。如果不能够轻松地识别织带颜色请予以报废。
转载来源:“技术交流园地”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