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献法
文献:是指已发表或虽未发表但已被整理、报道过的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
文献法:就是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找出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文献的等级:
一次文献:是指未经加工的原始文献,直接反映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是最主要的信息源和检索对象。
如:论文、调查报告、会议记录、实验报告、日记、信件、档案
二次文献:是指按一定方法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形成的,是重要的检索工具。
如:目录、题录、索引、文摘
三次文献:则是对一、二篇文献做出系统整理并概括论述的文献
如:综述、述评、进展报告、百科全书、手册、字典
文献检索的方法:
1、利用图书馆查阅资料的方法
2、利用网络检索文献的方法
文献法需要查阅的资料:
1、与研究有关的基本理论、原理、观点、概念等背景知识
2、同一主题或问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3、相关的研究方法
4、与研究对象直接相关的资料
例1:“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文学作品浅析”
1、文艺复兴的概念
2、法国在该时期的政治、宗教、科学、文化等情况
3、对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做过研究的人
4、已有关于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研究所得出的结论
5、已有关于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分析的角度
6、研究文学作品的一般分析角度
7、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主要的文学作品
文 献 综 述
文献综述类论文的主要构成:
前言
主体
总结
参考文献
如何写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张春兴 . 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03
[2]范富民.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09
[3]郭年峰.心理咨询师.民族出版社.2005.07
2、观察法
涵义:研究者在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考察和描述人类及社会、动物、植物生长情况和行为表现的一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因此又被称为“自然主义的研究方法”。
不参与性观察
即观察者完全不参与被观察对象的活动,这仅仅是一项研究,观察者的责任是观察并记录。
参与性观察
指观察者加入到其所研究的对象的活动中去,试图观察并记录他们在“自然状况下”的行为。
观察法注重被研究对象深入细致的特征,所以研究对象的数量一般比较少,因此一般不采用统计学上的概率抽样,而采取随机抽样或目的性抽样。
观察法的实施步骤:
1、确定研究课题
2、制定观察计划(确定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类型)
3、编制观察记录表
4、训练观察人员
5、记录与分析资料形成总结
3、访谈法:
涵义 :是研究者通过与访谈对象交谈来收集资料的调查方法。
特点:研究者始终以开放的头脑接受访谈中出现的各种概念和可变因素,也许这些概念和可变因素与研究者在访谈刚开始时的预测很不相同。
定式访谈
通过使用定式问卷完成访谈,这需要在开始访谈之前培训访问者用标准的方式提问问题
半定式访谈
根据研究内容制定一个松散的框架,这一框架由一些开放式问题组成
直接访谈
间接访谈
注意事项:
1. 访谈中的问题应该是开放性的、中性的并且对于被访者来说问题应该是清楚的。
2. 一般从被访者容易回答的问题开始,然后切入较难回答的话题或敏感话题。
3. 访问者事先需要考虑被访者对访问者的看法以及访问者的社会地位、种族、性别、与被访者的社会差距等因素给被访者可能造成的影响。
4. 恰当地应用倾听与沉默技巧。
5. 自然地从一个主题过渡到另一个主题,避免生硬地提问或突然转换主题
访谈的目的是发现被访者的思想,研究者应尽量避免搀杂自己的思想和假设 。
样本大小:
没有硬性规定,应该根据访谈内容、深度和进程不同而有所不同。
通常一个小课题的定性访谈中被访谈的人数不超过60人,以20-40为宜。
4、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概念:研究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侦询意见的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的特点:
(1)问卷调查法的优点
1.易于操作,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
2.信息可信度高,具有较好的匿名性,易于收集到真实的信息。
3.调查结果易于量化,便于统计处理与分析。
(2)问卷调查法的不足之处
1.对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有一定要求。
2.有时不能保证填答问卷的质量。
3.回收率往往难以保证。
问卷调查法的实施步骤:
1、确定研究课题
2、制定问卷调查计划
3、设计调查问卷
4、实施调查研究
5、资料数据统计整理
6、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问卷结构:
1、标题
2、引言
3、个人信息栏
4、指导语
5、题目
6、答案
7、结束语
5、实验法:
定义: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假设,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验证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从而探求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
1、按目的分:
A探索实验
B验证实验
2、按场所分:
A实验室实验
B现场实验
3、按自变量分:
A单因素实验
B 多因素实验
实验中的变量:
自变量:实验者操纵的假定的原因变量。(可操纵)
因变量:一种假定的结果变量,是自变量变化后所出现的效果变量。(可测)
无关变量:只除自变量以外一切可能引起因变量的变量。
无关变量消除一般采用:
(随机、消除、恒定、平衡、抵消法等)
原则:
科学性原则:目的明确,实验原理正确,实验材料和手段恰当。
可行性原则:实验原则、实施、结果的产生,都是我们可以达到的,不是条件无法达到的。
简便性原则:实验材料容易获得,装置简单,药品实用 ,操作简便,步骤少。
可重复性原则:实验必须是可重复的,能够再现,这样结论准确
实施:
1、确定研究课题
2、建立实验假说
3、设计实验方案
(1)实验目的、原理
(2)实验材料、用具
(3)实验方法、步骤
4、实施实验方案
5、处理实验数据
(1)实验结果、分析
(2)实验结论
6、撰写实验报告
怎样结题?
(一)结题所需的材料
课题的结题是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总结、是对研究成果的鉴定。课题的结题一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①结题申请报告;②课题立项申报表;
③课题立项批复文件;④课题的开题报告;
⑤课题研究终结性结题报告;⑥附件;
(二)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是实施研究计划,保证课题研究任务完成的工作总结,是课题评价验收的重要文本。
结题报告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①概说:概述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包括级别、文号、课题背景、课题组成员,主要研究的步骤、过程、时间等。
②方法:研究本课题的做法、体会、经验,包括指导思想,研究策略,具体方法,处理各种关系,推广阶段性成果等。
③结果:列举本项研究所取得各种形式的理论成果、应用成果、社会效益或阶段性成果。
④评价:对成果和不足做出评估,对成果的应用推广、对本项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出建议与意见。
在做题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规范意识:教育科研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预定的计划和方案进行活动。
二、团队意识:教育科研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群策群力。要争取有权之士(各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要争取有识之士(专家学者)的关心和指导;要争取有志之士(有志于教育科研的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
|